“咱们比较了很多银行的消费贷额度和利率,终究挑选了一家有降息券的。”深圳一名房贷客户拂晓(化名)最近正规划将30万元左右的房贷置换为消费贷,算下来能够节约4500元左右的利息。
与拂晓相似的房贷客户不在少数。LPR(借款商场报价利率)下调后,新发借款利率也随之下调,现在部分银行的消费贷、存量房贷存在利率差,有人看准时机,在各大银行“比价”,借入低息消费贷还房贷。
值得注意的是,居民“以贷转贷”背面仍潜藏许多危险。一方面,消费贷的还款期限较短,置换期限较长的房贷简单导致个人或家庭短期面对较大债款压力;另一方面,用消费贷置换房贷自身归于违规操作,背面存在多种法令危险。
消费贷价格战打响
LPR下调后,新发借款利率也应声下滑,消费贷价格战愈演愈烈。近期,记者从深圳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处得悉,开门红阶段消费贷利率较此前进一步下滑,抢券、打折、拼团活动层出不穷,扣头后最低利率可到达2.88%。
例如,安全银行推出的信誉贷产品“白领新一贷”,优享客户用券后年利率低至2.88%。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推出的惠民贷声称年化利率最低3.24%。招商银行闪电贷额度声称最低3%起。
为印证实践假贷利率是否与宣扬共同,记者按一名客户经理的指引,在招商银行闪电贷进行建额。建额成果显现,估计可借额度为20万元,利率在3.4%左右。
“依据客户个人状况不同,体系的招米值不同,获得的利率和额度也不同,根本最低是3.0%。”该客户经理告知记者。
而在交际平台上,各类进步额度、下降消费利率的攻略更是层出不穷,不少博主热衷于在各个银行间比价,从消费贷里“薅羊毛”。一名金融类博主告知榜首财经记者,与此前比较,现在假如自身资质条件尚可,根本都能找到3%~3.5%左右的“白菜价”消费贷。
消费贷下降已是大势所趋。融360数字科技研讨院监测的数据显现,2023年11月,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均匀利率为3.41%,环比下降1个基点。
消费贷利率卷至新低的一起,房贷利率年头重定价后也有所下调,但对不少高位上车者而言,两者间仍存在较高利差。
拂晓告知记者,她现在的房贷利率调降后在4.5%左右,而现在能借到的消费贷利率在3%,两者间存在1.5%个百分点。
“利差不多,可是‘蚊子再小也是肉’。”一名来自东莞的购房者告知记者,现在他能借到的消费贷与存量房贷之间有1.8%的距离,置换额度在30万元。在上一年,他已成功将10万元的消费贷置换为房贷,初尝“甜头”,这次挑选再次冒险操作。
房贷客户“套利”还房贷
利差之下,不少房客纷繁挑选暗里运用消费贷置换房贷,以期变相降息。
大林(化名)最近堕入对房贷利率的焦虑中,方案先将50万元的房贷置换为消费贷。
2020年,大林在东莞某镇区买入一套340万元的房产,彼时借款金额238万元,利率5.4%。而后来尽管存量房贷下调、LPR也从头定价,但大林的房贷利率仍有4.2%。这次,他方案分别从两家银行贷出50万元,用于提早还贷。
记者从采访的多名房客处也大致得悉操作途径。他们根本都是先挑选银行建额检查消费贷利率,终究敲定1~2家银行提交消费贷请求,金额入账后“倒腾”几轮,随后用于还房贷。
关于房客而言,挑选“以贷转贷”的原因也各有不同。
“还了三年,根本都在还利息,房价还在不断价值降低。”大林的焦虑来自高利率和低房价间的距离,其时340万购入的房产,现在自“砍”40万元都难寻买家。
在这种焦虑下,他开端做“功课”研讨各类房贷置换的办法,终究挑选试水消费贷。在他看来,运营贷置换的确能够将一切房贷一次性降息,但要通过中介包装,且后续的“续贷”危险较大。而消费贷则能够自己操作,额度也不算大,可试水张望状况,即便是续贷压力也不大。
“这更像一种提早消费的办法,额度也不算太大。”拂晓以为,假定预估在3年内收入可掩盖消费贷,那危险就比较小。省下来的利息钱也有利于促进消费。
而与之比较,此前从事房地产策划的于明(化名)挑选“以贷还贷”则是无法之举。降薪两年后,每月房贷根本已将他的存款耗费殆尽,定时借入消费贷不只能够省利息,还能够处理“当务之急”。
种种痕迹看,“套利”还房贷现象的确存在,并在必定程度上加重提早还贷现象。依据信达证券研报,2021年10月早偿率指数是0.0713,2022年1至8月RMBS条件早偿率指数呈上升趋势,于2022年8月到达当年峰值0.1336后开端回调。但到本年2月底,该指数仍处在0.1035的相对高位。
躲藏危险
值得注意的是,居民“以贷转贷”背面潜藏许多危险。
“不主张我们选用这种办法。银行借款是有清晰的用处设定的,有必要依照用处去运用,不能挪作他用。”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对榜首财经记者表明,消费贷是明令禁止流入楼市的。关于购房人来说,一旦被查出消费贷转房贷,将面对停贷或提早全额归还借款的危险,征信也会遭到严重影响。
“消费借款的资金专款专用,不能擅自改变借款用处。”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也持相似观念。他告知榜首财经记者,假如日后被查到,客户会被商业银行勒令提早还贷,乃至记入不良信誉记载。
此外,期限错配也将构成续贷危险。王玉臣向榜首财经记者介绍,消费贷与房贷不同,借款周期是很短的,一般期限在五年内。到期后,借款人需求先还清之前的本金才干再处理新的借款。这自身就会存在续贷危险。
“在借新贷还旧贷的过程中,将或许会呈现资金缺口,给购房人带来新的经济压力。”王玉臣以为,假如续贷时不能成功获得新的资金添补窟窿,购房人或许会在过桥资金的归还上呈现违约,由此引发新的问题和胶葛。
“这类消费借款期限短,月还款金额比较高。”周毅钦对榜首财经记者表明,假如借款者的流动性呈现问题,更简单变成不良借款。
此外,周毅钦进一步指出,有的“借款中介”打着银行的旗帜,宣扬所谓的无典当、低息借款,其背面躲藏的危险或圈套不少。直到顾客真实签协议的时分才发现,中介会收取很高的服务费用,折合借款本钱乃至超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。